【食藥監管類】國務院要求杜絕食品、藥品等重點領域監管盲區
8月28日,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深化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促進公平競爭提升市場效率。
會議指出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,是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任務,對當前激發市場活力、頂住下行壓力有重要意義。
近年來,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出現,也要求監管方式不斷創新,以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。此前在“放”的方面,證照分離、深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、加快推進產品準入改革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,帶來了市場活力的迸發。在“放”的同時,更需要“管”好和服務好。當前在“管”的方面,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等監管手段在全國各地已經得到大力推進,極大促進了建設公平的市場秩序。
強化食品、藥品等重點領域監管
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,要依法依規落實監管責任。各地各部門對其審批或指導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開展事中事后監管。已取消審批但仍需政府監管的事項,由主管部門負責。強化食品、藥品、特種設備等涉及公共安全和群眾生命健康重點領域的監管,杜絕盲區。
在食品方面,今年1月,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,部署2019年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工作時指出,要把校園食品、保健食品作為重中之重,抓好大型企業、大宗食品、小微主體食品安全,以嬰幼兒配方乳粉、餐飲服務業、農村市場為重點,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。
特別是在治理保健食品亂象上,監管部門更是頻頻發力。8月20日,市場監管總局發布《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》,要求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著在標簽專門區域醒目標示“保健食品不是藥物,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”等內容。讓保健食品標簽帶上警示語,是保健食品行業清理整頓行為的重要內容。
這些舉措也大大促進了市場的規范,促進合規企業的發展。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這對合法合規的企業不僅沒有影響,反而可能提高其銷量,因為這種舉措無疑對凈化保健品市場、樹立行業的良好形象有很大作用,有利于消費者科學、理性、健康地消費,也能對消費者和合法企業的權益起到維護作用。
此外,本次會議還指出,要寓監管于服務。圍繞服務企業發展,分領域制定全國統一、簡明易行的監管規則和標準,對邊界模糊、執行彈性大的要清理。要以公開透明促進公正監管。行政執法要全程留痕,執法依據、結果原則上都要對社會公開。
近期,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《全國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》的通知,對此已作出部署。其中包括要求2019年底前對現有的主要監管規則標準進行修訂完善,盡可能消除模糊和兜底條款,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。在市場監管、生態環境保護、交通運輸、農業農村、文化市場等行政執法領域分別制定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的辦法,明確法律依據和處罰標準等。
完善對新興產業包容審慎監管
本次會議還要求,要創新監管。涉企行政檢查原則上都要采取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方式。推行跨部門、跨區域聯合執法。完善對新興產業的包容審慎監管。
當前,網絡經濟、數字經濟、分享經濟、移動支付、人工智能等新經濟、新產業、新業態快速發展,對監管也提出了新要求,建立符合其特點的監管模式。
例如在平臺經濟方面,數據顯示,2018年全國數字產業規模達6.4萬億元,同比增長14.2%。同時,互聯網平臺應用生態帶動就業機會累計超過6000萬個。
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任何新技術的進步都是一把雙刃劍,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暴露一些新的問題。傳統監管方式不能適應新業態的監管,就難以及時發現問題、處理問題,進而造成問題泛濫。假如監管跟不上,就會造成欺詐、信息濫用、假冒偽劣等亂象,并損害消費者的權益。
“大力發展的同時也要有效監管,要有互聯網手段支撐下的監管。”黃澄清說,約束是為了發展,沒有約束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。只有建立“互聯網+監管”的技術手段,才能保證平臺經濟規范發展。
對此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強調,要推進“互聯網+監管”和信用監管。建立聯合懲戒、終身禁入等懲戒機制。
近期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本著鼓勵創新的原則,分領域制定監管規則和標準,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。
上述意見指出,對看得準、已經形成較好發展勢頭的,分類量身定制適當的監管模式,避免用老辦法管理新業態;對一時看不準的,設置一定的“觀察期”,防止一上來就管死;對潛在風險大、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,嚴格監管;對非法經營的,堅決依法予以取締。(記者 周程程)
(責任編輯:郭厚杰)
【本文為轉載自中國食品藥品網,江蘇科佳軟件不對文中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不對本文觀點負責。】